六安市青少年体育和竞技体育2021年工作总结
Posted on Apr 07, 2025



2021年,全市青少年体育和竞技体育工作按照全市体育工作年度部署要求,以建设体育强市为目标,以备战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为重点,认真抓好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各项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2021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运动员注册工作情况。认真落实省运动员注册培训会要求,及时下发工作通知,召开全市注册工作培训会,18个注册项目教练员30余人参加了培训,确保了2021年全市运动员注册工作于5月底前顺利完成,其中首次注册运动员2443人,重新注册运动员38人,在册运动员4132人。
(二)参加国家级、省级比赛和培训情况。
1.参加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全市共有14名运动员代表安徽省参加了皮划艇、赛艇、冲浪、田径、武术套路等5个项目的比赛,其中王磊和朱博豪获男子轻量级双人双桨第三名,褚文浩获男子公开级双人双桨第四名。参加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奥会,获得2银4铜、一个第四名、一个第六名。
2.参加全省青少年锦标赛。2021年,我市运动员参加了安徽省青少年锦标赛21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了46个第一,49个第二,84个第三,四至八名172个,其中青少年游泳运动项目、轮滑运动项目进步明显。
3.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班。2021年,全市共选派191人参加国家级培训和省级培训线上和线下培训班,有效提升教练员队伍的专业水平。
(三)承办省级青少年赛事情况。
1.承办了安徽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10月初,分两个阶段在六安市体育中心和南山小球训练基地举办了安徽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全省22支代表队,近600余名领教、运动员参加比赛,我市获得优秀赛区组织奖。
2.承办了2021年“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暨安徽省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10月下旬,我市承办了2021年“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暨安徽省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全省19支代表队近300名运动员参赛,大会保障工作优质高效,取得圆满成功,我市代表队获得了团体一等奖、文艺表演二等奖、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
(四)开展市级青少年体育比赛和培训情况。
1.举办了2021年安徽省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六安市分会场活动。9月份,在金寨县成功举办了2021年安徽省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六安市分会场活动,全市四县三区的7支代表队,近100名运动员参加了活动,大会采取了也“五赛、两展、一教育”的方式,设置了篮球、足球、跳绳、踢毽子、素质拓展等比赛项目,组织了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成果展示、文艺汇演、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
2.举办了六安市第五届运动会。2021年10-11月份,在舒城县举办了六安市第五届运动会,市五运会紧贴新时代体育强市建设新要求,结合第十五届安徽省运动会规程总则,充分考虑我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推动全民健身需求,设置了青少部、成人部两大类别。其中青少部竞赛项目设置了田径、游泳、十一人制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柔道、国际跤、拳击、跆拳道、举重、轮滑共计12大项223个小项,增设了2个大项(游泳、轮滑)23个小项。9个代表团共2614名运动员参赛,是我市历届市运会中青少年项目最多,赛事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性体育运动会,成功举办市第五届运动会,既为我市参加省十五届运动会选拔了人才,又助推了我市2021年体育强市创建工作。
3.举办六安市第五届运动会裁判员、教练员暨反***知识培训班。10月11-14日,为进一步提高市五运会裁判员执裁水平和教练员的教学及施训能力,市教体局举办了六安市第五届运动会裁判员、教练员暨反***知识培训班。市运会田径、游泳、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6个项目共400多名裁判员、教练员参加了培训,并邀请安徽省反奋剂中心专家进行了反***专题培训。
4.举办了六安市体育教师排球专项培训班。10月15-17日,为有效推进我市“三大球”运动发展,加快补齐排球项目运动的短板,举办了全市体育教师、体育教练员排球专项培训班,全市近90名体育教师、教练员参加了培训。
5.组织了全市青少年体育数据统计会。9月份,组织了全市青少年体育数据统计会,对全年青少年体育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摸排统计,为加强青少年体育体系建设提供了数据保障。
6.组织了全市体育教练员继续教育培训。为加强我市专业教练员队伍能力水平建设,先后组织37名体育教练员参加国家和省举办的线上继续教育培训。
(五)深化体教融合工作情况。
2021年,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安徽省体育局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以“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为主题,通过组织体育教练员进校开展运动技能培训、开展科普教育主题活动等,在青少年中广泛宣传科学健身知识,帮助儿童青少年提高体育运动质效,助推了学校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发展,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总体优秀率提升到17.02%。2021年,由县区教育、体育部门协同组队,参加由省教育厅、省体育局举办的田径、足球、篮球、跳绳、游泳等全省中小学生体育联赛活动,共获得9个第一,18个第二,17个第三。参加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安徽分营13个组别的比赛,小学女子甲组获得全省亚军。通过深化体教融合,有效促进了我市青少年体育和学校体育的融合发展。
同时,为加快推进体育运动学校建设改革,加强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市体育运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市教体局指导金寨县采取合作办学的形式实施新型体校建设。
二、2021青少年体育和竞技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深入分析我市青少年体育工作,感到青少年体育基础还相对薄弱。主要表现为:体育训练体系建设还不够健全,项目发展不够平衡、优势竞技项目量少面窄;体育管理类人才和高水平教练员相对短缺;科学训练、科学选材存有薄弱环节,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后备人才基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建设与体育强省的指标要求有差距。
三、2022工作打算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以创建体育强市为目标,充分利用好参加省第十五届运动会这个契机,以争金夺银,提高青少年体育和竞技水平为主要任务,坚持“强保障、厚根基、优结构、提质量”,推进体教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持续抓好县(区)体校建设改革,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传统项目学校建设,拓展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渠道形式,不断提升我市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二)工作措施
1.周密做好参加省十五运的组队参赛工作。以市、县区业余体校为主体,精心做好注册、选拔、训练、组队、参赛及安全、疫情防控等各环节工作,确保安全有序参加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在巩固皮划艇、拳击、赛艇等优势项目的同时,提升足球、篮球、网球、田径等传统项目竞训质量,推动体操、轮滑、霹雳舞等新兴项目的发展,力争在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上进入前八强。
2.积极体育后备人才培训保障政策的健全完善。认真贯彻安徽省市县体校改革发展部署要求,对标对表合肥、马鞍山等体育强市,持续推进县级体校建设,健全完善青少年体育发展规划,积极推动体校在训学生、教练员生活、服装等保障标准提升,健全完善参加全国、省级体育系统比赛的奖补机制,激励体校培养、输送更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3.持续做好深化体教融合工作。研究制定我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行动方案》,注重树立体教协同育人理念,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发挥体育部门在提高体育课质量、开展业余训练、举办赛事方面发挥作用,继续鼓励学校与体校、社会体育俱乐部合作,共同开展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发挥“1+1>2”的效能。
4.广泛开展阳光体育系列赛事活动。健全市、县区、校三级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和选拔性竞赛(夏令营)制度,构建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大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持续组织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六安分营活动,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校园足球等联赛活动,举办青少年排球、轮滑等市级比赛,推进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5.加强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建设。着力推动建立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在中小学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等重点工作落实,积极探索“跨校走教、共享教师”,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与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等方式,缓解体育师资不足问题。制定完善教练员培训计划方案,开展教练员的分专业轮训,加大对年青教练员的挖掘培养。
6.积极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总结办赛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办赛水平和能力,积极向省体育局申请承办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和活动,通过承办比赛,在借鉴和学习提高我市青少年体育的工作质量。
Emery Boyle
复杂的主题和立场逻辑,发人深省啊!
On February 19, 2025, 06:58
Montana Crona
精彩的情感表达论证,需要多读几遍。
On February 27, 2025, 19:40
Ali Rohan
有趣的思路内容,值得收藏。
On March 22, 2025, 08:37
Baron Dach
实用的主题和立场内容,发人深省啊!
On March 31, 2025, 06:57
Walker Welch
独特的创新性作者,非常的实用。
On April 07, 2025, 18:22